🔥【律师解答】离职后,我的设计版权归谁?

2025-06-16 11:21:07

921浏览

律师答疑 如你有法律问题,可直接咨询律师
点击展开完整知识

  💼刚帮设计师追回被前公司抢注的作品版权

  用100+知识产权案件经验告诉你:

  90%的创意人都搞错了版权归属!

  ⚖著作权归属判定标准

  ✅【归公司】的情况

  •在职期间完成的本职工作设计

  •使用公司设备/资源创作的作品

  •有明确约定权属的劳动合同/协议

  ✅【归个人】的情况

  •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

  •未使用公司任何资源

  •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创作

  ✅【灰色地带】(需具体分析)

  •下班后在家做的设计

  •使用个人电脑但用于工作

  •公司未明确主张版权的作品

  📋维权必备证据清单

  1⃣创作过程证据

  •设计源文件(PSD/AI等带时间戳)

  •草稿/修改记录

  •创作环境照片

  2⃣权属证明证据

  •劳动合同(查看著作权条款)

  •公司设备使用记录

  •工作沟通记录(邮件/聊天记录)

  3⃣侵权证据

  •公司商用记录(宣传册/官网等)

  •版权登记信息

  •收益证明

  💼经典案例(已脱敏)

  🎨案例1:帮UI设计师要回被前公司注册的APP界面版权

  📱案例2:为插画师争取到作品销售分成

  ✏案例3:推翻"霸王条款"要回个人作品集使用权

  🚨这些行为会让你丧失权利!

  ❌离职时未带走源文件

  ❌签署概括性离职协议

  ❌超过3年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18条

  •《劳动合同法》第23条

  ✨重要提醒:

  1⃣离职前一定要备份源文件!

  2⃣作品登记版权只要500元

  3⃣竞业限制≠著作权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法临平台的立场。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删除请通过【客服中心】联系我们。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看完文章仍有疑问 ?推荐咨询下方专业律师
低至¥0 / 原价 ¥0
限时优惠
15
:
00

专业定位问题,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

平台精选 普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