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车刚出地库就被查,构成危险驾驶罪吗?

2025-04-29 10:58:39

828浏览

律师答疑 如你有法律问题,可直接咨询律师
点击展开完整知识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对于很多驾驶员来说,这基本上已经成为常识了。与亲友聚餐,一句“我开车了”和“我吃头孢了”效果是一样的,懂的人就不会再劝酒了。但是,依然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被查后还感觉自己挺无辜。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男子酒后驾车驶出商场地下车库,在停车场出口被查获的刑事案件。海淀法院经审理,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拘役一个月,罚金三千元。

  案情简介

  2024年6月某日晚上9点多,被告人李某饮酒后驾驶一辆小型普通客车行驶至本市海淀区某商场地库出口至四环辅路段时被民警拦截查获。当天晚上10点29分,医务人员抽取被告人李某体内静脉血并留存,经鉴定,该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7mg/100ml,已达到国家人体血液酒精含量标准中规定的醉酒标准。

  据被告人李某供述,自己被查获的当天下午5点多,本来是跟朋友一起聚餐,聚餐期间他和朋友都喝酒了,吃完饭感觉时间还早,就叫了代驾去某商场的KTV唱歌,唱歌期间又喝了点啤酒。到了晚上9点半左右,大家唱完歌就想回家了。他就开车拉着朋友从地下车库驶出,刚到停车场出口还没有来得及叫代驾,他就被警察查获了。

  “因为地下车库手机信号不好,我就想着把车开到地面上再叫代驾”,被告人李某在法庭上供述道。

  “被告人李某在较为封闭的停车场内短距离驾驶机动车,且其想驶出停车场后再叫代驾,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故建议法庭对其宣告无罪。”李某的辩护人当庭发表辩护意见。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李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对于李某及辩护人提出的其系想驾车驶出停车场后再叫代驾的辩解及辩护意见,法院认为,在案证据证明被告人李某醉酒后自行驾车驶出停车场之前,并未提前联系代驾人员,接替其驾驶人员尚不存在,其行为类型并不符合为了交由他人驾驶而自停车场短距离驶出的情形,故法院对上述辩解及辩护意见不予采纳。对于辩护人所提的无罪辩护意见,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路段系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公共场所,属于道路,被告人李某也能够认识到该路段允许社会车辆通行,其在该路段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已经对公共安全形成危害,其行为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类型,故法院对上述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但是考虑到被告人李某到案后如实供述其所犯罪行,故法院对其依法从轻处罚。法院最终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拘役一个月,罚金三千元。

  宣判后,被告人李某未上诉,现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2023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该《意见》于同年12月28日起施行,《意见》第12条的规定,为了交由他人驾驶,自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驶出的,如没有《意见》第10条规定的从重处理情形,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处理。个别司机以此为由,在未采取实际行动寻找代驾人员的前提下,酒后驾车驶出居民小区或者停车场,被查获后却说是为了方便找代驾,意图逃避法律的制裁,最终被判处刑罚。法官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们,酒驾猛于虎,醉驾祸无穷,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千万别心存侥幸酒后驾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 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 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 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其中,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此外,“道路”的范围不仅限于公路和城市道路,也包括广场、酒店停车场、小区通道、地库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如果在这些场所醉酒驾驶机动车,同样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 不过,根据2023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第12条规定,为了交由他人驾驶,自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驶出的,如没有该意见第10条规定的从重处理情形,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处理。但如果像前面案例中的李某一样,在未提前联系代驾人员,接替其驾驶人员尚不存在的情况下,以“找代驾”为借口酒后驾车驶出停车场,其行为不属于上述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会被认定构成危险驾驶罪。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法临平台的立场。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删除请通过【客服中心】联系我们。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看完文章仍有疑问 ?推荐咨询下方专业律师
低至¥0 / 原价 ¥0
限时优惠
15
:
00

专业定位问题,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

平台精选 普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