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居间合同一般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合同主体方面
明确主体身份:确定居间人和委托人的详细名称或姓名、住所等信息,确保主体资格合法有效。若居间人是个人,要核实其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若为公司,需确认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居间服务等。
审查资质问题:虽然一般居间服务无严格资质要求,但部分特定领域如房地产中介、保险经纪等有资质规定。若居间人从事需资质的业务,要审查其是否取得相应资质,避免因资质问题引发纠纷。
合同条款方面
居间法律关系界定:明确合同基础法律关系为居间合同,避免与委托合同等混淆,防止在发生争议时对合同性质产生分歧。
项目概况:详细列明项目的基本情况,如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地点等,使双方对居间服务的标的物有清晰认识,也有利于促进委托人信息披露。
居间服务内容:具体约定居间人应提供的服务,如寻找并推荐客户、提供项目信息、组织洽商谈判等,避免服务内容模糊不清。
居间服务期限:约定明确的居间服务期限,包括起始和终止时间,同时考虑期限届满后仍有居间人推荐客户与委托人继续磋商的情况,明确处理规则。
居间事务完成的界定:清晰约定居间成功的标准,如促成合同签署、合同履行到一定阶段等,避免因标准不明确产生争议。
居间服务过程的确认:固定双方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手机号码、微信号、电子邮箱等,以便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信息和推荐客户,同时保留相关服务记录。
居间报酬结算和支付:明确报酬的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和地点等,可约定分期支付,以保障双方权益。
居间合同保密条款:约定双方对在居间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信息的保密义务,以及保密期限和违约责任。
居间报酬退还条款:考虑合同签署后可能出现的合同解除、撤销、无效、终止等情形,明确是否影响居间报酬的支付及退还方式。
居间合同解除条款:约定合同解除的情形、程序和损害赔偿责任,如居间人泄露商业秘密、与第三方恶意串通等,委托人有权解除合同。
其他方面
防止“跳单”:明确委托人在接受居间服务后,利用居间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媒介服务,绕开居间人直接订立合同的,仍需向居间人支付报酬。
争议解决方式: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并明确仲裁机构或管辖法院,避免在发生争议时无法确定解决途径。
合同形式与配套文件:可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合同,对于经常性居间服务,还需设计结算确认流程等配套文件,以明确哪些业务是居间人促成的。
专业定位问题,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