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同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类型主要有哪些

2025-04-15 10:09:30

31浏览

律师答疑 如你有法律问题,可直接咨询律师
法律解析
点击展开完整知识

我国合同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继续履行: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继续履行是违约责任的首选方式,尤其适用于非金钱债务。


采取补救措施:这种责任形式旨在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的问题,如质量不合格等。补救措施包括修理、更换、重作等,与继续履行具有互补性。


赔偿损失:又称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其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损失而给予的赔偿。赔偿损失的范围可以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当事人双方约定。


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在一方违约时向另一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赔偿金或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违约金具有预定性和从属性,必须以合同的有效成立为前提。


承担定金责任:定金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这些违约责任类型都是为了保护合同的稳定性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合同义务得到适当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法临平台的立场。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删除请通过【客服中心】联系我们。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看完文章仍有疑问 ?推荐咨询下方专业律师
低至¥0 / 原价 ¥0
限时优惠
15
:
00

专业定位问题,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

相关精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