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解决法律问题,就上法临
公司直接以考核名义对员工进行罚款是违法的,但公司可以通过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并实施相应的经济管理措施。
如果公司以考核为名对员工进行罚款,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确认罚款行为的合法性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用人单位无权直接对员工进行罚款。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权,仅限于行政机关行使。若公司以“考核”为名扣除工资,需满足以下条件才可能合法:
有明确的考核制度:制度需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如员工大会讨论)并公示,且内容合理、客观、可量化。
考核结果需反馈并签字确认:员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时,有权要求公司提供依据并解释。
扣除范围仅限绩效或奖金:不得扣除基本工资,且每月扣除金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收集证据
保留工资条、罚款通知、考核制度文件、考勤记录等书面材料。
若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沟通,注意保存相关记录。
记录与公司沟通协商的过程,如谈话录音、邮件往来等。
内部协商
向公司提出书面异议,明确指出罚款行为违法,并要求公司说明扣款依据。
可通过企业内部申诉机制或工会反映问题,争取协商解决。
行政投诉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公司改正违法行为。
投诉时需提供证据,说明公司罚款行为的具体情况。
劳动仲裁或诉讼
若协商和投诉无果,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返还罚款、补足工资差额,并可主张经济补偿金(若因公司克扣工资导致被迫离职)。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事项:
若公司以“绩效扣减”“乐捐”等名义变相罚款,同样属于违法行为。
维权过程中注意保留证据,避免因证据不足影响结果。
若因维权被公司辞退,可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N)。
法律是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遇到不合理罚款时,应冷静应对,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公司以考核为由对员工进行罚款,一般情况下是不合法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企业无罚款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并非执法机关,无权对员工实施罚款。《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于2008年废止,目前无法律赋予企业直接罚款的权力。若企业以“罚款”名义扣减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合法扣除工资的情形
因员工过错造成经济损失:若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企业造成实际损失,企业可依法要求赔偿,但每月扣除金额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绩效考核扣减: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绩效工资,并通过合法程序制定考核制度(如民主协商、公示等),企业可根据考核结果合理调整绩效工资,但需确保考核标准明确、公正,且结果需告知员工并允许申辩。
违法情形举例
以迟到、早退等日常行为直接罚款;
未实际考核却随意扣除绩效工资;
扣除工资后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建议:若企业以考核为由扣减工资,员工可先与企业沟通,要求说明依据。若认为不合理,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你好,我是徐律师,具体聊聊,或许可以帮你,我们可以沟通一下案情
公司以考核的形式对员工罚款不一定合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 一般情况下不合法: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公司作为用人单位通常不具备行政处罚权,不能随意对劳动者进行罚款。若公司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依据,直接以考核名义罚款,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 特殊情况可能合法:如果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考核标准及相应的经济处罚措施,且该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合法,即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那么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罚款可能被认定为合法。但罚款数额一般不能过高,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公司以考核的形式给员工罚款,不一定合法,要视具体情况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 可能合法的情况
- 规章制度合法有效:公司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考核标准及相应的罚款措施,如规定了迟到、早退、工作失误等达到一定次数或程度给予相应罚款。该规章制度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即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员工知晓该制度并违反了其中规定。
- 劳动合同有约定:员工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与考核相关的罚款情形及标准,且内容合法合理。
- 损失追偿合理: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公司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规章制度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比如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 不合法的情况
- 缺乏制度依据:公司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规定考核罚款事项,临时决定以考核不佳为由罚款,事先并未告知员工相关考核规则。
- 制度程序违法:考核制度未经民主程序制定,只是公司单方面制定,未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或者未向员工公示,员工不知情。
- 罚款不合理不明确:考核标准模糊不清,没有明确标准就随意设定罚款金额。或者罚款与工作无关,比如因为员工个人生活习惯等与工作无关的因素罚款。又或者罚款数额过高,严重影响员工基本生活权益,超出了合理范围。
- 变相克扣工资:公司以考核罚款的名义,实质是变相克扣工资,如将基本工资拆分为“考勤工资”等部分,变相实现罚款目的,且未经员工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