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解决法律问题,就上法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7条的规定,游戏账号等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受法律保护。出售账号意味着所有权转移至买家,卖方通过申诉、修改密码等手段擅自取回账号的行为,等同于窃取他人财产。
因此,出售账号后恶意找回的行为属于盗窃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对于卖出又找回的账号的价值,需要依据账号的市场价值、交易价格等因素综合判断。若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罪立案标准,会被警方立案追究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苏州 张律师,主营婚姻家事、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及刑事辩护,如有相关问题,随时 联系!
孩子多大?够16周岁吗?这种行为属于盗窃行为,但根据数额如果是成年人应该也构不成盗窃罪。
将游戏账号以750元出售后私自找回的行为,可能引发多重法律风险,具体后果需结合金额、主观故意及当地司法实践综合判断:
一、法律性质与潜在罪名
1. 盗窃罪的可能性
• 核心逻辑:游戏账号属于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当账号通过合法交易转移后,买家取得使用权,原卖家私自找回可能被认定为“秘密窃取他人财物”。
• 金额标准:
◦ 重庆地区:盗窃罪立案标准为2000元以上,750元未达刑事立案标准。
◦ 例外情形:若存在多次找回、入户盗窃等情节,即使单次金额不足,仍可能立案。例如,一年内实施3次以上类似行为,可能构成“多次盗窃”。
• 典型案例:
◦ 四川彭州尹某以1.2万元出售账号后找回,被判盗窃罪;
◦ 云南瞿某某以4200元出售后找回,因积极赔偿获相对不起诉。
2. 诈骗罪的可能性
• 构成要件:需证明卖家在出售时即有找回的故意(非法占有目的),并通过虚构事实(如承诺不找回)骗取买家财物。
• 金额标准:
◦ 普通诈骗:重庆立案标准为5000元以上;
◦ 电信网络诈骗:3000元以上即可立案。750元未达标准。
• 风险提示:若卖家在交易时明确承诺不找回,后续违反约定,可能被认定为“隐瞒真相”,但需结合证据链综合判断。
3. 行政处罚风险
• 治安管理处罚:即使不构成犯罪,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如四川范某以220元找回账号,被拘留6日)。
• 平台处罚:账号可能被封禁,且被列入交易黑名单。
二、民事责任与赔偿
1. 合同违约
• 退款与赔偿:卖家需退还750元购买款,并可能承担违约金(如平台协议约定的3倍赔偿)。
• 间接损失:若买家因账号找回导致游戏内虚拟财产(如装备、积分)损失,卖家需赔偿合理费用。
2. 平台追责
• 协议条款:多数平台要求卖家保证账号不被找回,违反则需承担平台垫付的赔偿金。例如,某平台规定找回账号需支付交易金额的200%作为违约金。
• 信用记录:平台可能将卖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后续交易。
三、关键风险点与应对建议
1. 金额虽小但情节恶劣的后果
• 案例警示:陕西某教师以2200元出售账号后找回,因买家跨省报警,最终被判缓刑并留下案底。
• 风险升级:若平台或买家坚持追究,可能引发治安案件或民事诉讼,即使金额不足,仍需耗费时间和精力应对。
2. 证
按照你的陈述,这种情况通常不会认定为诈骗属于民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