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轻伤判多少钱

2025-06-13 10:23:43

19浏览

综合咨询

李泳 上海
擅长综合咨询 官方认证
在线咨询
律师答疑 如你有法律问题,可直接咨询律师
法律解析
点击展开完整知识

  1.轻微伤的打架成本=5日至15日拘留 + 500元至1000元罚款 + 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 + 因拘留减少的工资。

  2.轻伤的打架成本=3年以下有期徒刑 + 赔偿金 + 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 + 因判刑减少的工资。

  3.重伤的打架成本=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经济赔偿 + 社会及家庭严重影响。

  4.打架附加成本=民事责任费用(诉讼费+律师费+医药费+误工费) + 公安机关留下前科劣迹 + 心情沮丧郁闷 + 名誉形象受损 + 家人朋友担忧 + 工作生意等遭受更大损失。

  除此之外,一旦在公安机关留下前科劣迹之后,犯罪记录将会伴随终生,今后个人甚至自己的子女报考公务员、参军、入党、出国、留学、就业等都会受限制。

  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许双方坐下来谈谈问题就可以完美地解决,打架前请三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法临平台的立场。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删除请通过【客服中心】联系我们。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看完文章仍有疑问 ?推荐咨询下方专业律师
低至¥0 / 原价 ¥0
限时优惠
15
:
00

专业定位问题,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

相关精选咨询
有人诽谤我是小三怎么处理
如果有人诽谤您是小三,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保留证据:尽可能多地收集和保留与诽谤相关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短信、邮件、社交媒体的帖子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日后证明对方诽谤行为的有力证据。2.要求停止侵权: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要求诽谤者立即停止诽谤行为,并公开澄清事实、消除影响。3.发送律师函:如果对方不理会您的要求,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送律师函,警告其诽谤行为的法律后果。4.提起民事诉讼: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要求对方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在
法临官方
23 人看过
2025-07-09
小孩在商场受伤缝针怎么赔偿
小孩在商场受伤缝针,赔偿标准和方式通常取决于多个因素。首先,要明确责任归属。如果商场存在过错,比如地面湿滑未及时清理、安全设施不完善等导致小孩受伤,商场应承担相应责任。赔偿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费用:包括受伤后的诊断费、治疗费、手术费、药费、护理费等实际发生的医疗支出。2.交通费用:如果因治疗需要产生的合理交通费用,也应得到赔偿。3.营养费用:根据小孩的受伤情况和医嘱,适当给予营养补偿。4.家长的误工费:家长因照顾受伤小孩而导致的工作收入损失。5.精神损害抚慰金:如果小孩受伤较为严重,给其精神上
法临官方
33 人看过
2025-07-09
养老金每年都要认证吗
养老金是否每年都要认证,取决于所在地区的规定以及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大多数地区,为了确保养老金的准确发放以及防止欺诈冒领等情况,是需要进行一定周期的认证的。有些地区可能要求每年认证一次,而有些地区则可能采取较为灵活的认证周期,比如两年一次或者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设定不同的认证间隔。认证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核实领取养老金人员的生存状态,保障养老金发放给符合条件的人员。2.防止养老金被冒领或错误发放,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3.及时更新领取人员的相关信息,如联系方式、居住地址等。目前,养老金认证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法临官方
8 人看过
2025-07-09
打人了一般调解受害方能得到多少赔偿
打人事件中受害方所能获得的赔偿金额没有固定标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1.医疗费用:包括因受伤而产生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实际支出。这些费用需要有相应的票据作为证据。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3.护理费:
法临官方
102 人看过
2025-07-09
在什么情况下能得到双倍赔偿
在以下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可能会得到双倍赔偿:消费领域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如果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例如,商家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就构成欺诈。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比如在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
法临官方
5 人看过
2025-07-09
查看更多

咨询 李泳律师

擅长 综合咨询 问题处理

在线咨询